廉政动态
银川:厚植廉洁文化沃土 擦亮“廉洁银川”品牌
银川市纪委监委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深挖本土资源,创新形式载体,持续提升廉洁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推动“廉洁银川”品牌越擦越亮,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和坚实思想支撑。
强化系统谋划,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建立并完善“市委统一领导、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市级各部门和县(市)区协同联动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部署,市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牵头职责,通过举办全市廉洁文化建设互观互学互鉴活动、召开廉洁文化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统筹协调、督查指导和调度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工作大局通盘考虑,制定《银川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逐年细化重点任务清单,并将其作为政治巡察、日常监督以及市委目标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纳入党委书记述责述廉和纪委书记述职述责范畴,推动形成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保障体系。
深耕阵地建设,打造特色教育新矩阵。立足银川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按照“清廉化建设、差异化打造、系统化整合”的思路,精心打造廉洁文化阵地集群。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古迹、革命遗址遗迹以及先贤先烈勤廉事迹背后的故事,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共35个廉洁文化教育阵地进行提升整合。统筹规划了6条主题鲜明、功能各异的廉洁教育观摩线路,使分散的阵地“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了“35+6”的廉洁文化教育矩阵,实现了教育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同时,积极探索“廉洁文化+数字化”模式,推动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向线上延伸。开发上线银川税务“云上警示馆”、银川“党史馆”VR系统,将实体场馆搬上“云端”,构建起交互式、全景式、沉浸式的线上教育新空间。目前,正探索建设银川市廉洁文化数字展馆,运用数字和虚拟现实技术,生动展示党规党纪、清廉楷模、红色文化、警示案例等内容,努力实现廉洁教育“扫码即学”“云端共享”,扩大覆盖面和便捷性。
突出品牌引领,提升文化浸润新成效。注重以精品创作和品牌活动提升廉洁文化影响力。充分利用本土素材和现实题材,通过“文艺赋能+”方式,创编《清官廉吏“嘉言懿行”宣传册》等教育读本10余册,累计发放廉洁教育宣传品700余份,创排音乐剧《正气歌》、微视频《清廉的种子》《银川红色故事汇》和评书《金牌调寇》、相声《要是我当官》等各类廉洁主题文艺作品100余部。其中,全区首创的沉浸式反腐倡廉话剧《归途》,反响热烈,被央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连续3年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今年择优推送的20部作品入围2025首届“贺兰晴雪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多维度传播“廉洁声音”。
丰富活动形式,拓宽文化熏陶新路径。以“启智润心”“润心铸魂”等工程为抓手,举办廉洁文化文艺汇演、网络知识竞答、书画作品展等活动5场次、观看超3万人次,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深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暨纪法教育月系列活动,编印《忏悔与警示》等警示教育读本10本、印发1.5万余册,拍摄《欲望的深渊》等警示教育片11部、观看超10万人次,组建全市纪律警示教育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巡回宣讲200余场次、受众5万余人次,不断增强警示教育实效性。联合妇联等部门深入开展“最美家风宣传宣讲”“万条家训进万家”“清廉家风文化作品征集展播”等忠诚立家风系列活动,累计宣讲1400余场次,送出好家训2000余条,大力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永宁县开展“皮影话清廉”巡演活动,通过“非遗活化+廉洁教育”的跨界融合,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贺兰县挖掘非遗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创作泥塑组雕《唱大戏一铡美案》、葫芦烙画《锦鲤莲花》等作品,让廉洁理念可视可触可感。
强化宣传引导,弘扬崇廉尚洁新风尚。构建“3+N”廉洁文化宣传矩阵,统筹用好银川市纪委监委“一网一信一刊”宣教平台,融合各类媒体资源。编发《党风与廉政》双月刊,通过“廉洁银川”微信公众号等常态化推送“纪法课堂”等内容,并积极向中央和区市媒体供稿。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杂志已编印刊发银川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进展、新成效工作信息100余篇,营造了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银川市纪委监委)
